当前位置:
首页
字号:【 大 中 小】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全国妇联,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研究显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发病有直接相关性,为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能够阻断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有效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疾控局等十部门共同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要健全宫颈癌综合防治机制,进一步推广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HPV疫苗接种试点。为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我局不断优化包括HPV疫苗在内的预防接种服务,指导各地开展预防接种科普宣传,依托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持续做好HPV疫苗接种监测,据统计,2023年全国累计接种HPV疫苗超过5800万剂次。与此同时,全国妇联深入开展“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助力提升妇女健康水平。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建议将9~14周岁女孩接种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在确定纳入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时,除财政保障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传染病流行情况、疾病负担、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生产企业的供应能力、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因素。
国家医保局提出,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医保筹资水平还不高,保障能力十分有限,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和空间将支付范围扩大到非免疫规划疫苗等非治疗性项目。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当地惠民政策。广东、海南、福建等10个省份先后印发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女孩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工作方案,济南、郑州、成都等城市陆续出台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或补助接种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HPV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
(二)关于建议强化宣传引导。我局指导各地利用每年“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契机,通过广播、电视、移动端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包括HPV疫苗在内的预防接种重要作用,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提高群众接种意愿。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发布《宫颈癌防治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将HPV疫苗接种、定期筛查等内容纳入核心知识体系,为各地加强宫颈癌防治提供宣传素材,提高宣传效率效果。全国妇联通过制作宣传折页、海报、短视频及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学习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有效提升宫颈癌防治意识。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妇联、工会和各类社会团体充分利用国际HPV知晓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宫颈癌防治宣传活动,科学宣传HPV疫苗接种知识,提高广大妇女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宫颈癌防治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加大科研投入。目前国内已有两家企业生产的双价HPV疫苗获批上市。为加快HPV疫苗研发,财政部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疫苗相关领域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其中包括HPV疫苗研发在内的科研工作;并通过基本科研业务费等,持续稳定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中央级科研院所开展包括疫苗研发在内的自主选题基础研究。国家药监局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持续为国内HPV疫苗研发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建立邮件、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沟通渠道,支持申请人在研发的不同阶段,就研发过程相关要求、关键技术问题和研究成果等开展沟通交流,对疾病控制急需的疫苗和创新疫苗,依法依规纳入优先审评。
(四)关于建议提升服务质量。为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要求,进一步强化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我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对《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系统修订,从房屋及功能设置、冷链设备配备、人员配备、信息化设备等各个角度明确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和运行要求。为满足群众接种需求,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预防接种服务模式,积极推进规范化、数字化门诊建设,构建预防接种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线上预约疫苗接种、接种信息在线查询、自助提醒接种时间、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等服务,把“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智慧政务理念落实到预防接种工作当中,不断增强群众预防接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国产HPV疫苗的研发上市,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更多国产疫苗上市。同时继续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包括HPV疫苗在内的接种组织实施,优化接种服务,加大科普力度,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接种政策,逐步推动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不断增强群众疫苗接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疾控局
2024年6月20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版权所有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