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字号:【 大 中 小】
鼠疫(plague)是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包括鼠疫宿主动物(主要为啮齿动物)和肺鼠疫患者(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染菌的鼠蚤叮咬引发腺鼠疫,肺鼠疫疫情发生时,也可以直接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2~5天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至39~40℃,伴有颜面潮红,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头及四肢疼痛,皮肤粘膜出血等;腺鼠疫还表现为单侧淋巴结肿痛;肺鼠疫潜伏期短,还有胸痛、呼吸急迫、发绀、咳嗽、咯血性泡沫痰等呼吸道感染的特有症状。
预防鼠疫要做到“三报三不”,“三报”即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三不”即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从疫区归来或接触过可疑染疫动物后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就诊,并向医生说明暴露史,有助于诊断。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版权所有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