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字号:【 大 中 小】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能感染人体的疟原虫有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母婴传播的疟疾称为先天性疟疾或经胎盘传播的疟疾。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对疟疾的免疫有种、株特异性,随疟区性质的不同有明显差异。各型疟疾潜伏期各不相同。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及卵形疟都有发生再燃的可能性,但复发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恶性症发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但全球疟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仍长期面临输入性疟疾威胁,且疟疾传播的流行因素并未消除,持续存在输入疟疾引起本土再传播的风险。公众到疟疾风险地区旅居时,可采用杀虫剂处理蚊帐、蚊虫驱避剂、穿长袖衣和长裤、杀虫剂滞留喷洒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从国外疟疾流行区特别是中缅边境地区返乡后,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酸痛等不适症状,应怀疑感染疟疾,并及时就医,就医时主动告知个人旅居史。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版权所有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