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  | 邮箱   |英文

血吸虫病

日期: 2023-10-20 来源:卫生与免疫规划司

字号:【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主要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引起,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成虫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和门静脉,虫卵分布于肠壁和肝脏,通过粪便排出,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传染源为患者和保虫宿主(牛、猪、犬、羊、马猫及鼠类等),造成传播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孳生;人、畜接触疫水。人群普遍易感,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接触疫水的机会而异。全年都可感染,410月是我国血吸虫病的高发季节,期间雨水多气候温和,在血吸虫流行地区钉螺大量繁殖,人们可能在洗衣、玩水、捕鱼、耕种等生产生活中感染血吸虫病。此外,在抗洪抢险时由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次数多、时间长,也易引起感染,甚至出现群体急性感染。潜伏期长短不一,80%患者为3060天,平均40天。我国目前将血吸虫病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和异位血吸虫病。急性期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吡喹酮是目前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血吸虫病的推荐药物。

就预防措施而言,持续开展人群血吸虫病筛查、治疗,强化动物传染源管理,持续推进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有螺地带禁牧、家畜圈养、家畜查治等措施,减少水体污染的可能性;通过药物灭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压缩钉螺面积,降低钉螺密度;避免接触疫水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宣教,禁止在疫水中游泳、戏水、洗衣、捕鱼等,可有效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版权所有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