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  | 邮箱   |英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日期: 2023-10-20 来源:监测预警司

字号:【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和腺病毒11型等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起病急,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刺激症状重,可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出现症状,一般23周痊愈。

建议公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生活用品;注意手卫生,避免直接触碰眼部。在疾病流行期,尽量减少前往泳池、浴室等人群密集场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版权所有电脑端